緣起
一直以來都想將自己的故事寫成網誌與大家分享,無奈因自己有非常嚴重的拖延症且每每想起想分享的東西都覺得內容龐大不知何從下筆,因此網誌遲遲未問世。
直到當完兵國內外研究所一切塵埃落定後,大學生涯也正式告終了! 適逢covid-19在台灣大爆發全民自動自發在家封城,同時也因應系上之邀要去驛站做一個簡單的心得分享會,這應該是某種天意要我去實踐這塵封已久的計畫吧。
初衷
在成大的這幾年,因為雙主修以及想出國的原因結交了各式各樣的朋友,也加入Klab拜在MIT超人-陳國聲教授的麾下,種種原因讓我開拓了很多不一樣的視野,也開始注意到一些問題,因此想透過將自己的經歷寫成網誌的方式,幫助更多的人!!!
動機
- 關於成大機械一直有一件讓我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我們的教授群其實非常的強大,不乏 MIT*2、Oxford、Caltech、Gatech*3、Michigan、Columbia、Purdue*4......。但是除了溫昌達教授會在熱力學課堂間的下課間,用PPT分享他當年在密西根與普渡念書的經歷之外,幾乎完全沒有老師會在課堂上面分享他們當年的所見所聞。我猜想他們不分享的原因可能很多,可能時空背景的關係現在出國的人大不如前、可能年輕時教授都會分享但效果不大所以都不講了、可能現在大學生太廢了出不了國(嗚嗚),我不敢指正教授們也沒資格,不過我認為這是一件相當相當令人惋惜的事情。畢竟能在世界一流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這過程,對於一個懵懂剛進入大學的菜鳥來說,有太多太多可以分享的價值了。
關於系上要出國的同學,我也是覺得有一個非常神奇的現象,那就是要出國的大神們大家都低調到一個誇張的地步?系上不乏有人申請上Stanford、USC、UW、Purdue、東京大學*N、歐洲的好學校,但!很多消息都是人家已經唸完了你才知道原來他出去念書了。跟我在資工系大家都知道誰誰誰應該是有意願出國,大家偶爾會討論一下彼此的進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生態。 - 私自認為自己的大學生活還算精彩,畢竟課業、系隊、營隊、系會、愛情,五屬性我全部都點過(至於點的好不好……就不好說了),外加美國打工旅遊、雙主修、大專生專題、竹科實習、國內外研究所申請,大學能玩的我應該都差不多了吧!? 但每當一個學弟有問題來請教我,我幾乎每次都要從頭跟他們科普一遍,總覺得效率有點差,因此想把重點部分寫成網誌的方式當他們有問題,我就可以直接先分享文章來回(ㄈㄨ)復(ㄧㄢˇ)學弟。
- 以前還在系羽當隊長時比較有機會跟新鮮的小大一分享一些自己的經歷,也有寒暑訓的時間可以好好地跟他們聊天,然後這些消息會稍微在學弟間傳開,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是一件好事。然而隨著系隊交棒到後起之秀們,自己也開始繁忙起來就幾乎沒有認識新鮮人了,對於大一生來說我已經是上古人物了,只能從其他學長姐口中聽到我當年的傳說。因為沒辦法強制學弟們乖乖坐好睡前聽我發表三個小時的演講,只好轉移戰場來網路上來尋求溫暖與聽眾(?
期許
網路上其實有非常多的分享文章,不過在大量閱覽過後發現,大多數的文章都是關於ㄧ些比較生硬的東西 ex: Toefl、GRE、選校利弊分析、求職攻略.......,這些東西非常的有價值,但我最後發現在一切客觀因素都考慮進去後,還是會出現選擇上面的窘境。每個選項都很好且互有利弊的展開在面前,最後的抉擇關鍵往往來自於ㄧ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因素,可能是生命中某一段旅程給你的感悟、某一段刻苦銘心的話語、某一句觸動人心的歌詞,而成就了最後的結果。
在自己的求學生涯中經歷了很多事情,每一件事情也都帶給我許多感悟也拓寬了自己的視野,自己常常面對到抉擇的問題難免會感到焦慮徬徨,不過也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沉澱與經驗累積,開始釐清自己做選擇的邏輯以及我過往的經歷是如何影響我審視每一個選項的權重,最終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選擇策略。我將決策問題視為演算法上的複雜版的路徑最佳解問題,路徑權重未知、目標點未知、還有模糊理論的概念參雜在其中。但當我了解自己的選擇策略之後,可以更快速的分析問題並且剔除許多未知項次,讓我有快速且有邏輯的做出決定!(但沒人能夠保證是最佳解!?)
既有緣起但我不想要有緣滅?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是一個有非常嚴重拖延症的人,再加上我需要思考很久才能將我的想法化為文字,所以每打一篇文章對我來說都是一項浩大工程,希望大家能多給予我一些支持才會讓我有動力持續更新~~(原來medium的拍手可以按好多次!!!這樣你們懂我的意思了吧?
最後,希望用我平凡的文筆帶給讀者實質的幫助!!!